【科普】| 高压氧疗法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性
2025-10-11 16:05
文章来源:仁怡高压氧公众号
作者: 宋祥胜
(转载仅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这是来自日本的文献案例报道,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种类多样,且治疗结果表明高压氧在消化系统领域疗效良好,且不良事件少,提示其有可能成为保守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病例情况
因消化系统疾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总数为62例。
疾病分类:肠梗阻(功能性或机械性)55例,肠壁气肿症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包裹性坏死2例,肛瘘和直肠膀胱瘘导致的感染性瘘孔2例。
平均年龄54.0±20.7岁。男女比例为32:30。
高压氧方案
纯氧或空气加压,2ATA,60分钟,每日1次。
62例的平均高压氧治疗次数为6.4次(1-33次)。
肠梗阻的平均高压氧次数为5.0±4.2次(1-22次)。
肠壁气肿症平均15.0次。
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包裹性坏死平均23.5次。
感染性瘘孔平均需要15.5次高压氧。
相关结果
功能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30例,所有功能性肠梗阻病例均通过高压氧得到改善。
机械性肠梗阻25例中,15例通过高压氧改善,其余10例通过包括高压氧在内的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
本院高压氧对肠梗阻的总有效率为81.8%(55例中45例),其中功能性肠梗阻有效率100%,机械性肠梗阻有效率60%。
所有肠壁气肿症病例均改善(100%)。
所有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和感染性瘘孔病例也均显示出改善趋势。
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压氧病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3%,且均为轻微事件。
讨论部分

由于本院是高度救命急救中心,因此伴有严重外伤的肠梗阻病例较多,达19例(如脊髓损伤/失血性休克后肠梗阻、外伤开腹术后肠梗阻等)。同时,本院也作为围产期中心,伴有产科急症(如产后弛缓出血后、剖宫产术后)的肠梗阻病例较多也是一大特点。此外,本院还承担癌症中心的角色,对于癌症终末期无法手术的肠梗阻病例,也积极采用高压氧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文献报道显示,高压氧对功能性和机械性肠梗阻的有效率均超过80%。本院数据显示,对功能性肠梗阻有效率较高,而对机械性肠梗阻的有效率相对较低。
关于肠梗阻病例高压氧治疗次数的文献报道中,有建议对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以6次为目标进行尝试。本院改善病例的平均次数为4.7次,手术病例平均为6.1次,与文献结果相似。
基于以上结果推测,对于肠梗阻病例,在手术前尝试进行约5次高压氧治疗,其中可能有一部分病例可以避免手术。这提示高压氧有可能作为肠梗阻病例保守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帮助避免手术。
小编说
1、关于日本的高压氧舱装置,可以给大家科普一下:分1类装置和2类装置。1类装置是仅容纳1人,最高治疗压力为2ATA,大多数为氧气加压舱,也有空气加压舱带面罩吸氧。氧气加压舱或面罩也可以有空气通道转换,降低氧浓度或吸空气来处置氧惊厥。2类装置就是多人空气加压氧舱。
2、近期已向大家展示了日本高压氧治疗方面的特色,当然这是小编个人的想法。昨天向大家科普了其在肝胆胰外科领域的应用,今天向大家展示其在胃肠领域的应用。脑梗塞、运动损伤、肌肉关节损伤、胃肠肝胆胰外科的高压氧应用,小编认为是他们的特色,当然还有微高压氧治疗的相关研究。
3、公众号已陪伴大家很多年了,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科普,相信大家已看出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高压氧治疗特色,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当然我们的高压氧也非常具有特色。学好用好宣传好高压氧,我们一起努力和携手前行!

